德育工作- 家长学校- 家长课堂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课堂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2025-07-01
  • 浏览次数:58

       疫情当下,您家中的“天选做饭人”是谁呢?是家里的小男子汉,还是您的小公主?他们愿意担起这份责任吗?

image.png

各位家长,今天家长课堂我们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家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长辈对孩子关心备至、疼爱有加,可是孩子吃东西时就忘了他们;长辈生病了,孩子却只顾自己玩,不去关心他们;孩子报喜不报忧,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先说别人的原因。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包都放不下,甚至连课本、习题也常有人忘带。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学生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学生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孩子责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

       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不怨孩子;学生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或者让学生带纸条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起手机,被子要让妈妈代叠……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大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础,也是许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础。良好的责任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拥有,不是成人后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持之以恒地重视,才能让孩子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2.让孩子明白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知道: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会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高中生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一)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3)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做一个诚实、活泼、合群、谦虚、正直、宽厚、勇敢、自强、自信、自律、不任性、有同情心的人;不怕困难,主动参与有一定难度的磨砺;能恰当地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遇事不过分紧张,能自我调适情绪;具有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

4)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5)对自己的时间负责。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再属于自己,千万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对他人负责

(三)对学校负责

(四)对家庭负责

(五)对社会负责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争做“五好”公民。

2)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颗热爱、关心社会的心。

3)树立青年良好的社会形象,懂得“没有国家,哪有大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这个道理。

3.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途径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给孩子理智的爱。

2)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3)让孩子品尝一下苦果。

4)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5)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6)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7)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

image.png

       孩子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责任心的含义也更加深刻。

       希望我们的家长在和“小奥”抗争的同时,不要忘记好好培养一下孩子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