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高二选课分班

-  高二选课分班  -

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选科指南

《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选科指南》目录一、文件选编.....................................1(一)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1.总体要求........................................12.主要任务........................................23.保障措施........................................5(二)省教育厅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61.全面落实课改要求,优化新课程实施.................6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理性选择...............73.优化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74.强化学分管理,完善学业评价制度...................85.着力提升保障水平,确保改革顺利推进...............9(三)《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另见附件)10(四)《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选科工作的通知》10(五)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15(六)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22(七)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30二、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南..........................37(一)认识生涯及生涯规划..........................371.什么是生涯.....................................372.生涯规划的意义.................................37(二)以终为始的生涯发展思路......................371.认识未来社会与职业世界..........................382.认识大学与专业.................................393.认识新高考和选科................................44三、各科选科指南.................................47(一)高中物理学科选科指南........................471.物理学科课程标准................................472.物理学科特点...................................493.物理学科适合类型................................504.物理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50(二)高中化学学科选科指南........................551.化学学科课程标准................................552.化学学科特点...................................563.化学学科适合类型................................564.化学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57(三)高中生物学科选科指南........................591.生物学科课程标准................................592.生物学科的特点.................................633.生物学科适合类型................................654.生物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66(四)高中政治学科选科指南........................701.政治学科课程标准................................702.政治学科特点...................................713.政治学科适合类型................................724.政治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72(五)高中历史学科选科指南........................771.历史学科课程标准................................772.历史学科特点...................................803.历史学科适合类型................................834.历史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83(六)高中地理学科选科指南........................911.地理学科课程标准................................912.地理学科特点...................................943.地理学科适合类型................................944.地理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95一、文件选编(一)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1.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强化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全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深化统一高考综合改革,科学选拔各类人才,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保障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具有江苏特点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形成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考核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撑。(2)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导向。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教育考试评价各方面,促进高中教育和高校协同育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建立健全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合理安排考试科目和时间,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坚定改革信心,深入推进改革,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逐步完善多元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增加学生选择权,扩大高校自主权,增强高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注重系统综合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正确处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的关系,统筹规划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协同推进考试、招生、录取和管理等综合改革,保障中学教学秩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3)改革目标2018年启动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21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2.主要任务(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是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一高考总分。①科目设置合格性考试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理科实验,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定考试要求,设区市组织,学校实施考查,省教育厅抽查。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②考试内容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以高中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选择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③考试时间合格性考试时间安排详见《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选择性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考试成绩当年有效。④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2)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①科目设置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②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等级赋分转换办法另行公布。③考试内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国家和省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④考试形式及时间。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听力口语考试实行机考。(3)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制度。①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精神,结合江苏实际,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评价细则,全面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建立全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强化过程性、常态化监管,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可信。②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进行写实记录,建立个人档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学生高中毕业前,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一格式提供给高校。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作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考生分数相同时,可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高校应在招生章程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4)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①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高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②录取方式按照物理等科目类、历史等科目类,分开计划,分开划线,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合并本一本二批次。在条件成熟后,探索投档模式改革试点,进一步增加高校招生和考生录取的双向选择机会。(5)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制度按照因材施教、多次选择、面向人人的原则,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制度。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突出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渠道。完善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和面向中职学生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公布。3.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督促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基础教育评估体系,努力营造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科学选拔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大教育投入,加强设施设备、师资配备,满足教学和考试评价实施的需求。明确高校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充分发挥高校招生评价选拔主体作用,引导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健全各级各类考试招生机构,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2)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安全体系建设,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招考安全。健全诚信考试制度,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维护招考公平。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维护公平有序的考试秩序,提升招考效率。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考试招生违纪违规行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3)强化信息公开完善多渠道监督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确保考试招生组织实施全过程公开透明。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以教育部招生信息“十公开”和“三十个不准”作为基本要求,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4)注重宣传引导加强高中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精心做好方案的宣传解读和培训工作,提高政策解读的权威性、科学性。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及时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提高咨询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二)省教育厅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发〔2019〕31号),深入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现就做好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1.全面落实课改要求,优化新课程实施(1)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普通高中学校要遵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苏教基〔2018〕19号)等要求,结合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和教材的使用。2020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省、市将建设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2)规范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开足规定的课时,特别是要开足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坚决避免挤压选修课程课时。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严禁违规增减课程与课时。普通高中学校要依据学校价值追求、文化传统和办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个性特长发展和选择考试科目需求,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课要求的学习需求,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3)科学统筹安排课程计划。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等规定,整体规划三年课程安排,统筹安排高中三年各学科课程和教学时间安排,优化课程结构,均衡设置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注意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不得赶进度超前教学、突击教学,严禁在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前违规组织考试,确保高中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有序。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理性选择(1)积极建立健全选课指导制度。普通高中学校要在全面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建立健全选课指导制度,形成课程说明、选课指南。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指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要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指导队伍,指导学生选课。(2)多形式多举措开展指导活动。普通高中学校从高一年级起应开设学生发展相关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内容,开展班会、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利用教育系统及社会资源组建和丰富专家团队,多种途径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普通高中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阶段学习与生活,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3)引导学生合理确定选考科目。普通高中学校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结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理性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课权利,淡化选考组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理性选科,不得强制代替学生确定选考科目,也尽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要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要避免单纯用考试成绩作为指导学生选课的依据,减少盲目性和功利性。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共同参与,避免反复修改调整选考科目。3.优化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1)有序推进走班教学。普通高中学校要结合实际,有序推进走班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学生可接受度出发,探索长课与短课、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传统课堂与空中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样态。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各地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区域内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兼课的流动机制,因地制宜,多渠道破解师资结构性缺编状况,满足学生选课需求。(2)强化教学组织管理。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各地要加强对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积极组织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改革经验的遴选和推广。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指导学校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探索区域联合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等多种教研工作机制。(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普通高中学校要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积极依托课程基地、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品格提升工程、学科发展创新中心等,大力推进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4.强化学分管理,完善学业评价制度(1)构建学分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我省课改要求,细化各类学科课程的学分分配方案,特别是要明确对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学分分配。要形成清晰的学年学分分配方案,制定学年学分分配表。要完善学分认定办法,明晰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不断提升学分认定可操作性和标准化水平。(2)严格学分认定管理。普通高中学校要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坚持学分认定标准,普通高中学生获得144个学分方可毕业。普通高中学校要将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3)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普通高中学校要积极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并举、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并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各地要指导学校认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认定管理,加强走班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探索区域内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科学方法,建立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组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5.着力提升保障水平,确保改革顺利推进(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加快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师资配备机制,积极协调编制、财政部门,落实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加大区域内统筹配置和师资共享的力度,为学校配齐配足教师。2020年底各地要完成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各地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制定全员培训方案,着力提升每一名教师走班和分层教学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能力。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师教学任务和工作量,探索适应改革需求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科学制定教师绩效标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2)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地要积极优化普通高中布局规划,合理界定办学规模,大力新建改扩建高中,着力增加普通高中资源。要积极添置教育教学设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社团活动室,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各设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超规模专项规划,并于2019年11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备案。要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普通高中建设资金,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尽早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3)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相关保障政策措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满足教师培训、课程实施、教学研究、校舍建设、设备配置等方面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高度重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共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情况列入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普通高中学校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4)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各地各校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课程新高考实施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加强政策解读和正面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新课程新高考的实施推进工作。(三)《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另见附件)二、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南(一)认识生涯及生涯规划1.什么是生涯“生”即活着、生命、人生,“涯”即边际、边界,从字面意思上看,生涯就是人生的边界,生命的总长度,我们的有生之年。而我们所说的生涯是指一个人的生活形态和生活风格,包含了个体的人生经历、生活道路以及从事的职业等所有活动。生涯的英文翻译为“career”,重点强调一个人在工作领域中的职业历程。职业是生涯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唯一的。2.生涯规划的意义生命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如何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就成为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对有着无限发展可能的青少年,这应该是一道必答题。如果要解答好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做一番综合考量,明了自己的期望、才智和可能的机遇,才能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和规划。这一过程,就是我们设计自己人生的过程。其实,生涯规划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你还是个懵懂孩童,第一次畅想自己未来的职业,第一次扮演医生、教师时,生涯启蒙就已经开始了;当你找到并沉浸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当你开始关注这份爱好是不是能成为终身相伴的工作时,生涯规划的种子已在你的心里慢慢扎根了;当你决定要不要报考现在所在的高中,当你思考你将选择哪几门学科作为你的高考科目时,你已经在着手实践生涯规划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人都要思考的哲学问题,也是和自己的人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而首先要知道我是谁,进行全面的自我探索,得到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学业、职业决策。(二)以终为始的生涯发展思路“以终为始”思维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即从最终的结果出发,反向分析过程或原因,寻找关键因素或对策,采取相应策略,从而达成结果或解决问题。在思考个人生涯发展过程中,以终为始也不失为一个可借鉴的策略。对于自己的未来,你有怎样的设想?未来你想拥有哪种生活方式?希望从事的职业领域是什么——这个职业领域需要的专业背景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大学设置这些专业,具体的录取要求是什么——专业对高中的学习和选科有哪些具体要求。同时,每一个发展阶段,也都离不开对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是怎样的,面临选择时又如何结合自身做出抉择。这样一个梳理的过程,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好好做一番思考吧。1.认识未来社会与职业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社会及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传统的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贸易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结。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与自身所处的时代、所在的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在全球视野中审视和思考自身发展,培养自己具备全球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的职业世界,获得个人生涯的满意发展。任何个人的发展都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世界、国家、社会)当中的发展。个人只有了解、认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时候,才能更全面更理智地审视和思考自我将来的生涯发展。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主动积极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职业世界的变化,从更大的视野和格局中去思考个人的生涯发展,这不仅是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职业生涯打基础,也是作为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的责任感的体现。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新兴科技层出不穷,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试想一下,去银行办理业务,接待你的是智能机器人——这是位于上海九江路的中国第一家无人银行建设银行的景象;入住酒店,从前台办理入住到酒店用餐等服务,没有服务人员对接,均是全自动自助入住——这是位于杭州的全球第一家无人酒店的景象;你去餐厅吃火锅,送菜的不再是服务员,而是机器人——曾经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店竟然取消服务员了?!事实上,不仅是服务行业,不久的将来很多行业都将面临同样的挑战。世界经济论坛(WEFWorldEconomicForum)2018年发布最新《2018未来就业》(TheFutureofJobs2018)报告中预测,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未来十年内取代数百万份工作;人工智能和其对就业的影响早已成为热门话题;新的工作种类将会出现,部分或全部取代其他工作。新旧职业所需的技能组合将在大多数行业中发生变化,并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地点。可以预见,未来可能没有一个行业能够离开智能这两个字。而智能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无人:无人超市,无人物流,无人加油站,无人驾驶,无人酒店……那么,“人”应该在哪里呢?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时下网络科技被全面运用、交通工具飞速发展、通信技术便利迅捷……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密切和便利,“地球村”里人们的工作、生活状态会是怎样的情形,将超乎人们的想象吧。来看点实际的吧——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年,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属于失业量较小而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需求增长型专业。这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各种职业已经在职业世界成为现实。所以,走进职业世界前,有必要去了解各种职业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到底是怎样的,最好能搞清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所在的行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等。未来该进入哪一行哪一业,真的是需要和值得多花点功夫去好好研究的。2.认识大学与专业(1)大学与个人发展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大学就读期间,也将延伸到未来的发展中。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大学及专业对未来职业的影响;大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①就读大学的层次不同,大学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对该校学生能力增长、视野开阔及未来求职、工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就读的专业是否是你感兴趣和擅长的,不仅可能影响着大学四年的学业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未来的职业发展。②大学所处的地域环境、城市文化,将给大学生活打下深刻的烙印,也可能与你未来的生涯发展联系密切,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也可能一辈子扎根在那里,这个地方就成为了第二故乡。因而,不管是选大学,还是选专业,都需要将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一并考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2)进入大学的不同路径路径一:全国统一考试。这是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主要招生方式,根据高考成绩招录学生。随着我国新高考政策的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招生模式(简称“综合评价”招生)将越来越重要。“两依据”是指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路径二: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与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招生模式。该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自2020年起,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路径三:高校专项计划。针对贫困地区农村户口考生,由高校在本年度计划中拿出部分计划,用来专门录取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是国家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而开辟的渠道之一。路径四:空军/海军/民航招飞。这三者均属于提前批次录取,不影响报考其他院校和专业。具体情况关注相应网站以及各地当年的报考通知。路径五: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普通高校招收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学生入学后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学校艺术团服务,业余时间排练,所学的专业是非艺术专业。考生报考的是本科普通高等院校,通过招生院校艺术水准测试,符合学校艺术特长生招生要求的考生,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路径六:艺术类专业招生。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课考试之外,还要参加专业考试。获得专业考试(省统考或校考)合格证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相关艺术院校(专业)志愿。而且,艺术类专业录取时,执行艺术类专业批次控制分数线,其录取原则也与普通专业有所不同。路径七: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可以报考非体育类专业。被高校认定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在录取时将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国有279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具体见教育部阳光高考。路径八:体育类专业招生。体育类本科专业一般在提前批进行录取;体育类高职(专科)专业一般在高职(专科)提前批中进行录取。路径九:公费师范生。是指由中央财政负责安排该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但学生四年毕业以后必须到指定的中小学任教,履约任教服务期为6年。目前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安排提前批次录取。另外还有保送生、港澳台招生等途径。以上信息来自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网”“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具体信息可以前往查找。当然,出国留学,选择国外大学也是升学路径之一。(3)了解大学专业专业的选择是人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一个选择也许会影响人一生的走向。正确认识专业选择的重要性,认真、全面地去了解你感兴趣的专业,提前做好专业选择的准备,不仅让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有方向,也是在为大学生活做铺垫,更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毕竟有很多的例子表明了,盲目选择专业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上大学后混日子,缺乏学习动机,毕业后难以就业,或者不得不通过退学重考、转专业等方式,付出巨大代价从头开始。这正是我们现在就进行专业职业探索所要避免的弯路。专业学习可以说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大学也许就陪伴你四年,专业却关乎你的职业发展,说不定就得伴随你一辈子。当高三面临高考志愿表填写时,你是否能平衡好自己内心的选择和师长的意见,你是否能确定地填写下自己喜欢和期望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自己、对大学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实质的了解。但如果了解不多,不仅志愿填写会有困难,盲目选择的“后遗症”到大学去后也会渐渐表现出来,这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有巨大影响。所以,关于专业的那些事,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提前预知!(4)专业与职业的关系①理论上讲,专业学习是职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的选择影响到将来的就业,这在一些实践性非常强、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专业体现更明显,比如医学、建筑专业、法学等专业。②现实来讲,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多,社会上的岗位也非常多,但两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大部分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类的专业,其实并没有所谓专业对口的职业。这取决于职业对专业的要求,比如公务员对专业的要求不明确,但医生肯定对专业要求很高。③大学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不符合,这样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着。那对尚在高中学习的我们来说,如果希望避免这种情况,就可以提前去考虑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根据职业去了解专业和选择专业,并充分利用大学的经历去增长自己的能力。(5)如何选择专业专业的合理选择很大程度上将为你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专业选择要慎重,不妨从今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或领域出发来考虑,综合个人的兴趣、能力、社会需求、经济、就业情况等多种因素。专业选择的正确方式:①结合个人兴趣,思考自身希望从事的几个行业领域及其社会发展趋势;②去一一了解这些行业领域需要的相关专业背景;③考察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素质与自身情况的贴合程度;④综合考虑家庭建议及拥有的就业资源等信息,进行必要的访谈、了解;⑤确定几个适合的目标专业。⑥最后,当然是在学业上努力,力争达到最想要的目标专业。看起来,专业的选择是一个长线的行动哦,需要对自己及对社会进行多种信息的收集、确认。早一点开始,便能多一份从容。所以,开始探索吧。避开专业选择的那些“坑”,专凭“冷”“热”选专业。对热门专业有所考量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简单认为热门专业就一定是好专业,非热门专业不选。而对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对其具体学习内容、就业前景等内涵考虑甚少。可能会造成因专业录取分数高而录取不上,或者学了之后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况且,所谓的热门和冷门,也随着社会需求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动中。所以,选择专业要建立在理性分析社会形势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寻求与专业的匹配度,盲目跟风“热门”’,是缺乏理性的。忽略能力只看分分数是选择专业时必然考虑的因素,但不能是唯一因素。如果直接依据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和自己的高考分数直接对号入座,而忽略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就有可能在大学学习中遇到较大的学习压力。大学专业的学习与个人能力也存在匹配的。选择专业时要了解其学习内容,并衡量自己的优势和限制,扬长避短。比如不擅长数学的同学,专业选择时就尽量要避开对数学要求很高的金融学等专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该高校该专业本身的办学实力、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所以即使考分够了,除了能力考量,还是要结合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等因素考虑,才能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专业名称想当然有许多专业从名称上来看,并不能了解其实际学习内容及发展方向。考生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想当然地自以为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在历年都有发生。实际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完全反映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方向。比如“信息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虽然都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但前者属于多媒体信息应用,后者属于系统的构架和集成,将来的就业领域还是不同的。此外,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大学中可能存在很大差别。例如材料专业,在天津大学是纺织材料,在浙江大学是丝绸材料,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主要与航天有关。因此对专业的认识,要从学校培养目标、培养特色等方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全面了解。只看眼前就业率选择专业时,很多考生和家长会考虑该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尤其是根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专业预估。但要注意的是,高校公布的专业就业率一般是当年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就业率的因素除了专业本身还有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其他因素,考生将来是否容易就业是三、四年后的事情,这个时间差也是需要考虑的。对绝大部分高中同学来讲,高考是前行路上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一个挑战。高考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机会,但不是唯一机会;高考是一个站点,但不是终点。你以怎样的心态看待高考,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你的学习状态及结果;对于高考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你有怎样的思考呢?那么,新高考制度来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了解它、正视它,做好准备迎接它,是我们身处新高考模式中该有的积极姿态。3.认识新高考和选科(1)新高考政策带来的变化各省市地区公布的新高考方案,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主要变化体现在文理不分科、选考模式、学业水平考试、录取方式、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具体内容在前面文件中有详述)(2)新高考与个人生涯发展新高考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建立了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选拔变得多元化。同时,尊重和扩大学生选择权,给了学生科目选择权、课程选择权、考试选择权和学校选择权,这就要求学生能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特点和大学专业限考要求、专业的倾向性,尽早明确专业方向及未来就业创业方向。有选择就要学会选择,这实际上是让高中生提前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行业,以后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学会“在自己的个人特质与未来的人才需求、就业形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新高考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科学选科、专业限考等问题都必须提前了解,尽早规划。新高考制度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涯发展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也面临着更多挑战:选科方式的变化需要你具备较强的生涯探索和决策能力;分层走班学习需要你有更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需要你有更强的规划意识和素养准备;批次合并的志愿填报方式要求你对大学及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凡事预则立”,主动积极地适应新高考模式,有意识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和练习,才能真正享受新高考带来的机遇!同学加油哦!(3)如何选科?选科是高中阶段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选科方案。它不仅关系到高考后的专业填报、专业学习,也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未来的职业选择,更直接地关系到选科后的学习生活。选考科目的正确选择,是高中学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有些同学选科后,成绩进步明显;也有些同学选科后,成绩退步显著。所以,做好选科决策,需提前做的功课可以有很多哦。那么,当你面临选科时,你会依据哪些因素、如何做出自己的决定呢?选科是一个重要的决策,需要慎重地考虑。所谓以终为始,就是从未来的答案倒推今天选科的答案:我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人怎样的工作?这份工作之前就读什么样的专业会更有帮助?这个专业可能会要求高中学习哪些科目会更适合?以终为始的思路要求我们能够充分进行自我探索、了解外部世界,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并据此有效定位出自己的选科科目。(4)选科因素选科时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并做出选择:①学科兴趣:根据自己对学科内容的兴趣程度,以及对该学科相关度较高的专业、职业的兴趣程度,据此选择自己感兴趣、乐于学习的学科。②学科能力:擅长相应学科的学习并能取得好的成绩,据此选择学科能力强的学科。③学科优势: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科成绩、竞赛能力等,据此选择自己选考等级考试中所能取得最佳学习成绩的学科。④专业选科: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高校录取对选科的要求,据此选择自己专业倾向与高校选科要求相符合的学科。⑤自主选拔:了解多元升学路径,尤其是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报考录取条件,据此选择有利于自己专业笔面试成绩的学科。⑥师资情况:学校各学科的总体水平,特色学科,师资的配备等,据此选择学校特色学科、师资实力强的学科。⑦家长意见:征询或倾听父母的选择意见,据此选择父母对自己选择支持度高的学科。⑧同伴建议:征询或倾听同伴的选择意见,据此选择同伴对自己选择支持度高的学科。⑨教师意见:征询或倾听教师的选择意见,据此选择教师对自己选择支持度高的学科。⑩学习风格:了解自我性格特征,据此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科。以上列举的因素较为全面,实际上每个人的具体参考也是因人而异的。总的来说,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整体认识,据此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三、各科选科指南(一)高中物理学科选科指南1.物理学科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高中物理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与发展性,既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为部分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选择空间。(1)基本理念①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仼等方面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②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高中物理课程在结构上注重为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实践作为必修模块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升学或就业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③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注重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同时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通过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整体认识自然界,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致力于创建一个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重视结果亦重视过程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提倡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2)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①物理观念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基本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以及量子化观念,能用其进一步说明自然界的一些现象。②科学思维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基本具有建构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并形成结论,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③科学探究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具有设计科学探究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④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乐于参与,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成果时,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2.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具有高度概括和简明美丽的特点。物理学家信仰自然界内部存在普遍联系,可以由统一的物理模型和理论加以解释,因此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界的客观对象进行探索认知。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笛卡尔将自然科学比喻成一棵大树,数学是生命,物理是树干,其他自然科学是分支。总的来说,物理追求对整个宇宙的理解,而其他学科专注于某个领域内的研究。(1)模型化模型化是物理学的基本特点。物理研究主要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但是自然现象纷繁复杂,需要抓住主要特征,舍去次要因素,形成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模型”,从而建立新概念,发现新规律。模型化是我们研究物理,学习物理最常见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就是从现象提炼本质,将文本转化为物理语言。这是高中生必须着力培养的基本功,也是学习物理的困难之一。如果加以训练,学习物理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2)系统性高中物理教材系统性与理论性明显增强。从知识体系来说,分成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又以基础理论为纲,按照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联结起来,已经初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将来从事相关专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3)实践性实践性是物理学科最闪光的特点。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而服务于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主要是在未知领域探索,技术则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就我国而言,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既呼唤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又盼望能在工程技术领域有重大创新。因此,急切需要大量物理理论人才和技术人才。(4)综合性未来需要跨学科人才。多种学科一起发展才能有重大创新。因此,高中物理物理也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是相互渗透,比如数学。在物理解题过程中,会运用到大量的数学中知识,如函数,极值,几何,三角等等,这也是同学们碰到的难点之一。此外,物理学习对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5)思维性物理并非只是概念、规律、理论等知识,更不是狭隘地解题。与知识相比,科学思维更能体现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对于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具有更为广泛的迁移效应。因此,高中物理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知识是一个载体,学科素养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研究具体问题,体验和内化科学家研究自然所运用到的科学思想与方法,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学习高中物理,我们要特别关注思维的发散性,注重思维的转换以及等效思维等。3.物理学科适合类型新高考学生选科时选择物理可填报90%以上的专业,很多专业报考指定要求有物理学科,所以从高考志愿填报的角度和今后就业广泛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高一阶段物理不是特别差的学生都可以选择物理。同时最好也要考虑与其他学科文理的相融性,物理最好与化学、生物、地理搭配,所以在考虑物理学科时,可以看看其他学科的情况,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倾向,上述四门功课中有2-3门较好的,将来的就业倾向偏理工类的建议选择物理学科。4.物理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物理学科适合专业: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类、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理念与应用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类、机械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工程力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核工程与核技术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等专业。下面详细介绍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专业:(1)土木工程类研究范围:建造、保护、修复所有公共建筑,例如道路、机场、隧道、桥梁与住房,研究建造技术、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主干学科: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以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对应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此外还有制图类、实验类、项目管理类、施工技术类、计算机类课程。◎能力: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绘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力。◎推荐院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中建、中铁、中交、中国电力、中国能源,恒大、万科等。(2)机械类◎研究范围:研究所有人造可动的工具,例如研发和改进各类交通工具,各类航天设备,各类军事武器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对应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此外还要学习机械类、电子类,材料类课程。◎能力:动手能力,绘图能力。◎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上海电气、徐工集团、上汽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补充说明:虽然机械类专业以力学为基础,但机械类专业同样与电学关系密切,未来会结合的愈发紧密。(3)力学类◎研究范围:力学即是经典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研究各种力学过程以及力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主干学科: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基础力学和力学交叉。◎对应课程: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还需其他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例如土木、机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医学等相关工程领域知识。◎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土木、机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医学等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4)水利类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方向)◎研究范围:利用各种人工措施对水进行控制、调节、开发、管理、保护。如建造港口航道与城市排水系统,勘察水资源,规划设计农业用水。◎主干学科: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对应课程:力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如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还有水利类、水文地质类、工程类课程。◎推荐院校: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三峡开发总公司、水电开发公司、各类水电设计院、各类水电工程局等。(5)电气类◎研究范围: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开发规划发电厂与电网建设;电力系统调试、信息处理、状态监测;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与发电有关的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学科,相关学科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光源与照明。◎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对应课程:基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高压电工程、电力系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想象力。◎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施耐德、通用电气、华为、台达、国家电网、中国南车等。(6)电子信息类◎研究范围:以电子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元器件、电子系统、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与元器件改善人类生活,例如改善通讯、交通、生产、能源节约。◎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相关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对应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能力:逻辑思维、动手、想象力。◎电气类专业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区别:电气类侧重于研究强电,以电为主;电子信息类侧重于研究弱电,以电磁为主。◎推荐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中国移动、华为、中兴、互联网企业、银行、小米、联想等。(7)自动化类◎研究范围:促进软件对硬件的控制,进而实现生产的自动进行。比较有前景的方向是人工智能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软件,自动化则承担硬件部分的工作。◎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对应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时间管理(课程多,作业多)。◎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制造企业、电力相关单位、研究所、科技公司等。(8)医学技术类(医学影像技术方向)◎研究范围:掌握各项医学检查设备(X线机、CT机、放射治疗机)的基本原理,可熟练操作设备,让检测结果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运用所学管理维护医学影像设备。◎主干学科:医学技术,相关学科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对应课程:医学影像物理、电工学、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影像信息学、放射物理与防护、影像设备学、影像检查技术、影像诊断学。◎能力:沟通能力,图形图像识别能力。◎推荐院校: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医院、西门子医疗、乐普医疗、东软医疗等。(9)能源类◎研究范围:能源高效洁净转换与利用;动力系统及装备可靠运行与控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比如帮助汽车节约更多能源;开发新能源,让发电厂的电力转化更有效率。◎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学科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对应课程:能源动力测试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与流体课程实验。◎能力:绘图能力、动手能力、活学活用所学。◎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就业单位代表: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等。(二)高中化学学科选科指南1.化学学科课程标准(1)设计依据①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设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方案,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或科学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多样化和可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为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的需要设置,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需求。三类课程不仅可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取向的多元发展需求,而且赋予学生和学校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②借鉴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反映课程实施的现实需要,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国内课程实施经验和问题的调研基础之上,优化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基于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特点,必修课程内容依据主题组织,提高课程实施的整体性。基于课程的定位和学生的升学需求,选择性必修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以体现化学学习领域的特点和与大学化学课程的关联性,保持课程的持续性和一贯性。选修课程采用系列模式,以提高课程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利于学生的自主选修和学校的自主开设。③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及核心素养内涵,确定课程主题、模块和系列高中化学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在必修课程阶段,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大概念)的统领作用,选取“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主题。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依据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领域,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在选修课程中,选取“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3个课程系列,综合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社会发展价值和时代性,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样性内涵,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又利于校本化的课程开设和管理。(2)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必修课程努力体现化学基本观念与发展趋势,促进全体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主题。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3个模块。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面向对化学学科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学生,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选修课程设置“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等3个开放的系列。2.化学学科特点(1)化学是除物理之外,新高考提出限科要求第二多的科目。在老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化学排在中间,也起着“上接物理,下连生物”的桥梁作用。(2)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不选化学无缘医学!新高考临床医学类的限科要求,各医学高校不约而同地共同选择了“物化”或“化生”双必选。(当然,也有4所医学高校提出了“物化生”三必选的要求: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厦门大学、山西医科大、内蒙医科大)。3.化学学科适合类型化学是需要做实验的专业。任何自然科学(生物、化学)都是离不开做实验的。因为只有做实验,才能很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想解决方案,进而不断的创新。学习化学同学习其他自然学科一样,需要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热情。相比于数学的逻辑和物理的严谨,化学显得比较具有‘文学’气息。如果具有发散性思维、喜欢创新,又喜欢动手去实验,那么你很适合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喜欢动手、善于动手肯定是学好化学的有利条件之一。4.化学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1)化学学科对应专业类型A核工程类B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等)C生物科学类D化工与制药类E应用化学F林业工程类G食品科学与工程类H医学技术类I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J地质学类(2)化学专业就业前景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3)化学专业就业方向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4)未来可从事的部分职业简介①营养师学营养学要具备的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基础。营养师还分为临床营养师、公众营养师、食品营养师、运动营养师、餐饮营养师等。②药剂师③医生具体还可以继续分为: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康复科、五官科、皮肤科、口腔科、B超科、检验科等等。④卫生防疫员⑤食品检验工食品检验是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⑥材料化学方面研究新型材料在制备,生产,应用和废弃过程中的化学性质,研究的范围涵盖整个材料领域,包括无机和有机的各类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材料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融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已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多学科的交叉是材料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如建筑材料中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聚合物混凝土、薄膜材料在玻璃深加工上的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用于水泥砂浆的改性和对陶瓷工艺的改进等等。⑦环境科学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把环保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也不例外,灌输及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实行各种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及节约能源等各种环保问题,因此,未来环境科学也将成为热门与重点学科。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许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与产业部门对各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前景广阔。(三)高中生物学科选科指南1.生物学科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①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高中生物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本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②基本理念A.核心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是本课程的设计宗旨和实施中的基本要求。B.内容聚焦大概念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精简容量、突出重点、切合年龄特点、明确学习要求,确保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C.教学过程重实践本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D.学业评价促发展本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致力于创建一个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业成就又重视个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生物学课程评价体系。提倡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法,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①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A.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B.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和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C.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D.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②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认识到生物学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树立生命观念,能够运用这些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证据和逻辑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合作精神,善于从实践的层面探讨或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具有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愿意承担抵制毒品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的社会责任,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认知和实践的基础。(3)课程结构①设计依据A.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生物学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物学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生物学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B.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在本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基于学生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应有的表现,精选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以便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的育人功能。C.充分吸纳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提高课程可操作性以国内外科学教育的众多研究成果和我国十余年来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为依据,设计操作性强的课程。例如,根据生物学的大概念来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框架;选取更加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在必修课程的安排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设计上,保持了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衔接,使得教师可以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所获得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以及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果,持续地推进教学改革。D.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突出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多元发展需求,设计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选择的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是后续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择性必修课程所选的内容是学生未来职业与专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拓展生物学科技视野,提高实践和探究能力。选修课程包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拓展课程以及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需要,以期为进一步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②结构高中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选择性必修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选修部分涉及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及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模块。2.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同物理、化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但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的特点,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学科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有生命的物体,生命性是生物学的本质特性。生物学系统地阐述:(1)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产变异等生命现象、生命特征、生命规律等生命知识;(2)人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重视身体健康以及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健康常识;(3)爱护动植物、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谐意识。并在此过程中领会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活的,有生命的,这就注定了研究过程会有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对学生来说无形中就是一种生命教育,也决定了研究的方法是灵活的,思维方式是灵活的,不能用机械的模式化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去研究生物。研究的对象包括人,人既是研究的主题又是研究的客体,这是在其他学科是罕有的,这就决定了这门学科跟学生的心理是最接近的,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2)实验性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时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以及自学能力。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验不仅可以把生命的各种“隐秘”活生生地揭示出来,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也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促进智力发展。(3)现代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同时向微观、宏观以及应用等多个方向迅速发展,获得了不少突破性的发现和成就,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开辟了不少新领域。比如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新领域;同时获得如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等成就。这些新领域的出现以及成果的获得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外据美国的统计资料,1958年以前,数学、物理学文献量超过生物学;60年代,生物学文献量已超过数学、物理学而占文献总量的60%;70年代则更上升到80%。统计资料还表明,就生物科学而言,90%的生物学知识是1950年以后确立的。这说明生物科学自20世纪中期以来发展非常迅速,这也使中学生物学科具有很强的现代性。(4)领先性正是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他的研究有赖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既有赖于物理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延伸研究者的感官,又有赖于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武装研究者的思维。因此,生物学的研究需要以其他自然科学为基础。相对于其他自然科学的成熟长度,生物学又是一门有着众多未知领域的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吸引许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家投身其中,由此产生许多前沿的交叉学科。生物学带动其他学科向前发展,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的带头学科。(5)重要性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和应用学科之一,它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科,这里面包括大家熟知的传统生物学,像植物、动物、海洋、生态、环境等等。也包括一大批现代微观生物学,这里面有上百个学科,生物化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等。包括现代分子制药,也包括现代医学,这都是宏观范畴的生命科学。在人的衰老、癌变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脑科学的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等,都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人活着就是为了要更好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健康应该是第一位的,医药保健卫生就是生命科学领域。我国社会矛盾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的要求,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则成为人们的主要话题。在物质、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同时,人们的目光转向治疗疑难病症、衰老、延年益寿等方面。这就是我们应该重视的生命科学教育的基本社会要求。几千年来,真正被人类消灭的疾病只有一个——天花。艾滋病、SARA等新发的传染病不断,新型冠状病毒也属于新发传染病之一,即使我们成功把这个病毒控制,将来肯定还会有新的传染病发生。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如果不断的重视生物学科的发展,那么传染病在中国的结局就是再无传染病的爆发。3.生物学科适合类型(1)生物学科及关联专业的爱好兴趣是推动终生学习的引擎,有兴趣才会钻研,有钻研才会热爱,热爱才会用心去做,用心去做才会出成就。生物学科有许多关联专业,比如中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制药、动植物育种、园艺、食品、检验检疫等。对于生物学科及关联专业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能耐得心下来钻研生物学决心走科研道路推动相应学科发展的同学,是最适合学生物科学的。(2)科研(学术研究)热爱者如果学生喜爱以科研为职业,那么生物科学将会最佳选择之一。生物科研不仅有理化实验的严谨务实和挑战性,同时它还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社会,更具有趣味性和现实意义。“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生物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科研成果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你愿意成为推动生物学科向前发展的那个人吗?说不定,就是你哦!(3)理性而实际的人生物学容易入门,当然要想学得精深也不容易。生物学科属于理科中的文科,主要是理解和应用,少量基础知识需要背诵,适合选理科方向而理科科目不强的同学及选文科方向而理科不弱(不想背诵太多)的同学!没有天赋异禀、对其他学科努力钻研还是入不了门怎么办?生物学科为他们打开一扇门。生物学科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它涉及面广但是难度较物化简单,只要踏实勤奋、善于积累,同样可以学有所成。4.生物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1)生物科学专业这里所说的生物科学是多门生物学科的总称,包罗万象,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基因改良过的品种,是解决粮食匮乏的良方;生物制药和组织工程技术,是健康的保障;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求教于生态学家。生物科学偏重于理科,要求学习者对它有很强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该专业一般包括生物化学、生物物理、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多种专业。很大一部分课程是各专业都有的,如无机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以及相应的实验课程,不同专业有自己的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一般用来做毕业论文,选择不同的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职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也可适应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其他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从事生物领域中高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2)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是一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强调应用生物学的现代知识和技术,以获得产品或服务为目的,进行各种生物资源包括生物分子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发展可能产业化的生物工艺。这一学科在医药、农牧渔、化工、环境、能源及军事上都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专业坚持基础理论与开发应用研究并重,结合华南地区特点,着重向医药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与资源微生物学以及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发展。该专业特别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并且具备广泛、坚实的生物化学鱼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适应新世纪科学及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职业方向: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能进入国内外的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其他可从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制备、环保工程及食品饮料、氨基酸、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也能从事生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监测等工作。(3)生物信息学专业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方向之一,也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该专业对生物信息的采集、存档、显示、处理、传播、模拟、分析和解释等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综合利用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物信息,是一门计算机、统计学、数学与生物医学多领域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具体而言,生物信息学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学两方面。职业方向: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医药、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疾病分子诊断、药物设计、生物软件开发、环境微生物检测等工作。就生物信息学学科来讲,前景十分广阔。这是研究生命本质的学科,其目的是期望从基因序列上解开一切生物的基本奥秘,从结构上获得生命的生理机制,这从哲学上来看是期望从分子层次上解释人类的所有行为和功能。(4)生态学专业生态学是一门涉及生物与环境、生态规划与工程、环境评价、自然资源管理、生态与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学科,该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或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生毕业后处课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还适合在高等学校、科研部门、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商品检疫、食品、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或科技开发工作。职业方向:部分读取硕士研究生;也可以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也可在政府和企业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业和城市区域规划、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5)医学及医学信息学专业该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渗透了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各学科及相关领域,培养的学生既懂医药学和相关学科知识,又掌握了计算机-信息学处理技术,今后可以活跃在卫生保健机构、临床医学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医学影像学领域。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职业方向:可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计算机信息中心、病案统计部门和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杂志编辑部、医药卫生企业等相关企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卫生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病案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监控、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分析、医学信息分析研究、医药信息咨询及服务等工作;也可考取多个专业方向研究生进一步深造。(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是在多年开展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教学,以及生化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免疫学、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转基因抗逆植物等相关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以研究明确生物体的生物化学代谢过程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其代谢变化的机理为生长点,重点开展资源生物活性物质例如药物、酶类、抗生素类、毒素类等的分离提纯、富集、结构鉴定、改造或创造,探讨免疫处理无脊椎动物和重要农作物激发并增强其潜在抗病、抗环境污染、抗旱等能力的的方法和分子机制,预测和证实一些特殊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明确动物尤其是昆虫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等,为大力推进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为医药、食品、农业及资源物质的保存、开发与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及技术基础。职业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多在实验室里工作,此外,刑侦和医学检验也会涉及该专业中的DNA分析技术、PCR技术等,因此,该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到公安系统或医疗机构工作。如果所学的专业研究方向是有关药物方面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7)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早出现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生物学的一个大学科,也是目前相对较热的一个方向。其研究大方向可以分为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类,一般来说,基础类的毕业生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可到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应用类则偏向于应用的领域,更注重实际操作,就业选择面较广,可到企业、政府部门、学校从事生产、检测和教学等工作。在微生物专业的大方向指导下,可细分衍生出很多小方向,如微生物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进入新世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能源和微生物制药,尤其在制药方面,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职业方向:生物学专业毕业生总体来说大多数是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制造业,特别是在食品工业、饮料生产、药品制造、洗涤清洁剂制造和肥料、植物保护材料制造业工作。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就业倾向也不一样(8)动植物检疫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培养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企业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与推广的高级技术人才。职业方向:动物医学的就业前景令人看好,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肉品卫生检验、饲料工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伴侣动物医疗保健、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等方面的工作。动植物检验专毕业生能胜任各级政府部门、高校、研究院所、进出境和国内各级动植物检疫机构、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植物检疫机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企业集团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新产品研制、商品监督检验、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监督及产品质量检测、科技推广等工作。(9)生物制药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70年代初伴随着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诞生的。三十多年来,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疗业、制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生物制药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职业方向: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医疗设备等行业工作。(10)生物教育专业生物教育主要研究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能正确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组织教学。例如:制订相应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进行课程讲授并检验学生接受辅导的成效,做好记录与跟踪维护服务。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身体心理素养,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方法,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技能,从事中小学生物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方向:主要面向教育行业,在教师和管理岗位群,从事中、小学生物教学和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做一名中小学生物教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四)高中政治学科选科指南1.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思想政治是培养高中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与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学科,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将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与公共参与。(1)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根据2017年新高考新课程的要求,高中政治在老教材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必修和选修的划分,以此作为承载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部分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2)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教育目标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养成基本的公民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素养。2.政治学科特点(1)高中政治学科与时俱进是其鲜明的特点,时政性强。学生需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把握时政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高中政治学科与时俱进是高中政治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最新的时政新闻,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世界性重大事件,都可以作为考查内容。另外,教材也会随着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而进行重要调整更新,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时而变,学生应该从高一开始就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和时政新闻的习惯,通过广播、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方式有意识地积累时政知识,融汇成自身的能力。(2)高中政治学科理论性、综合性强。学生需要对基础知识点多加背诵,注重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要多背多记多重复,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外在体系,在不断积累中提高综合能力,在理论的运用中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终身受益。(3)高中政治学科注重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文字表达和论述的能力。学生必须在积累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政治学科考试题型多样,有的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有的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出现,还有的则图文并举。试题情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政治学科的主观题都是以辨析和论述的方式呈现,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某些社会热点。这就需要学生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全面的分析视角、流畅的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路来进行表达阐释。有了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论述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得知道我要针对什么问题来进行阐述。3.政治学科适合类型政治学科要求学会理解并正确解读时事政策,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思辨能力。爱好读书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擅长记忆、归纳、整理,想从事经济财会金融类、教育类,工商类,法学类,哲学类等职业的同学,不妨考虑选考政治科。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将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政治是公共课,也是必修课!考研需要考政治,不管你考哪个专业;考公务员也有大量政治的内容,学好高中政治对你以后长远发展很有帮助。4.政治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1)经济学类专业◎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经济运行的本质、如何有效配置资源。例如商品价格改革,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统计学◎专业方向: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高盛集团、花旗银行、财政局、审计局★补充说明:研究经济学问题需要使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使经济学的理论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所以学生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否则不能胜任专业课的学习与深造(2)工商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所属学科:管理学◎研究范围:研究人类经济管理活动的原理和规律,例如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管理方法,如何招聘人才◎主干学科:管理学。相关学科: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各类型企业、各种事业单位(3)金融学类专业◎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花旗银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国工商银行等(4)财政学类专业◎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和方法,财政政策法规,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例如政府财政预算的制定,某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统计局(5)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属学科:管理学◎研究范围: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例如研究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职能定位◎主干学科:管理学。相关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系统科学◎对应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财政学、中国税制◎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国家机关、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6)政治学类专业(国际政治,外交学)◎所属学科:政治学◎研究范围: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例如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走向◎主干学科:政治学。相关学科:历史学、法学◎对应课程:外交学导论、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国际法概论◎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中外合资企业、外独资企业、政府对外经济文化部门(7)新闻传播类专业(传播学专业)◎所属学科:文学◎研究范围: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例如“一带一路”如何做好海外传播◎主干学科: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相关学科:心理学、经济学、哲学、艺术学◎对应课程:大众传播史、跨文化传播、舆论学◎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业单位代表:报纸杂志出版社、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网络媒体公司(8)教育学类专业(人文教育专业)◎所属学科:教育学◎研究范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主干学科: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对应课程:人文教育概论、中国文学、中国通史◎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中小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9)哲学类专业◎所属学科:哲学◎研究范围: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强调对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反思和批判。例如古希腊哲学研究,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分支学科: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对应课程:德国古典哲学、逻辑学导论、逻辑与社会选择、伦理学基础◎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就业单位代表:研究所、新闻出版、政府机关、中小学(10)社会学类专业(社会学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进行社会规划和管理。例如:青少年犯罪问题、农村人口迁移问题、经济制度问题、生物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等◎主干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女性学。相关学科:心理学、民族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统计学、历史学、伦理学◎专业方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女性学、社工学、民俗学、犯罪学、老年学◎对应课程:中国社会学史、犯罪学、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国家机关、教学科研单位,宣传、媒体、出版等部门(11)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与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专业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出版机构、学校(12)政治学类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狭义上研究国家的活动;广义研究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例如公共舆论如何影响对外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主干学科:政治学、外交学、社会学◎专业方向: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对应课程: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就业单位代表:研究院、新闻出版机构、政府部门、学校(13)法学类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核心研究秩序和公正◎主干学科:法学、社会学、哲学◎专业方向: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法理学◎对应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部门(五)高中历史学科选科指南1.历史学科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料。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2)基本理念①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闸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③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在结构设计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要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3)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①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②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③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④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⑤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4)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①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②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③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羣握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増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④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⑤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历史学科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历史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1)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它是很早就出现了的。自古以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记载了他们认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表述了各种史学思想、观点以及治史的方法。这些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作的记录,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直至马克思、恩格思的时候,才第一次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而提示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循序渐进的一般过程。因此,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观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所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论和史是高度一致的。(2)一度性(过去性)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研究历史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史料。以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的真实。这种研究的间接性,就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别的学科所不可能具有的优点,例如它对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来说,就是极为有益的。(因为在进行对历史现象的想象时,这种想象要尽量符合历史的真实,与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想象是不同的。(3)具体性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否则,简单化、抽象化,“千人一面”“事物雷同”就无法认识和研究历史。(4)阶段特征性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历史现象的变化都是依时间推移的,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出阶段性。认识和研究历史,就要重视这种时序和过程,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历史事物。(5)因果性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其必然性。研究历史就要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事件和其他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是因,而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果,因果相承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合乎规律性的一面,又有主观合乎目的性的一面。因为历史的运动是通过人(人群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既不能陷入机械唯物的宿命论,又不能陷入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6)借鉴性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李大钊所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史学要论》)就是这个意思。(7)综合性历史学科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诸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都包括在内,同时,这些内容又是有着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的。这与别的学科不同。历史学科的各个特点之间是有着其对立统一的内在联系的。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前人的传统、继承前人的光荣,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更需要借助历史事实锻炼我们的思考、质疑、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从而,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历史向学生展示人类的伟大经历,揭示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所面监难题而进行的各种调整,并揭示历史上各种选择的后果。总而言之,我们的历史学科是一门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叙述和阐释的社会科学,也是一碗清醇的美酒、一杯淡雅的香茗,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五彩缤纷的人类生活构成了历史,历史是人类宛若奔腾江河水不停息的连续活动。生活蕴涵着历史,人们要了解历史,就要不断从色彩斑斓的精神生活中去寻觅历史,去发现历史,还应以自己的美好愿望和行为去创造历史。3.历史学科适合类型从小读书多,有一定的文科天赋,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喜欢阅读、写作,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强,感受力、洞察力强,形象思维发达,有较高的人文情怀,擅长进行以记忆、归纳、整理和比较为特点的学习,有志于今后成为诸如媒体传播、金融财会、社会服务和文史哲教育等以社会为对象的事务性人才的同学比较适合选择历史学科。4.历史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1)哲学类◎所属学科:哲学◎研究范围: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强调对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反思和批判。例如古希腊哲学研究,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分支学科: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对应课程: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宗教史、基督教史、科学技术哲学、西方伦理学史、科技史、西方逻辑史◎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就业单位代表:研究所、新闻出版、政府机关、中小学(2)教育学类(人文教育专业)◎所属学科:教育学◎研究范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主干学科: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对应课程: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中小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3)中国语言文学类◎所属学科:文学◎研究范围: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干学科: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社会学◎对应课程: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就业单位代表:新闻出版、党政机关、企业宣传部门、中小学、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4)经济学类◎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包括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经济运行的本质、经济发展的规律、有效配置资源。例如商品价格改革,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统计学◎专业方向: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史◎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花旗银行、财政局、审计局、统计局(5)财政学类◎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管理和方法,财政政策法规,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例如政府财政预算的制定,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统计局(6)金融学类◎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花旗银行、高盛集团、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7)经济与贸易类◎所属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围: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跨国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主干学科:数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对应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各类商贸公司、政府商务部门★补充说明:以上专业需要使用数学模型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所以学生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否则无法完成专业课学习与深造(8)法学类◎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核心研究秩序和公正◎主干学科:法学、社会学、哲学◎专业方向: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法理学◎对应课程: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以及各类法学课程◎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部门(9)政治学类◎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狭义上研究国家的活动;广义研究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例如公共舆论如何影响对外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主干学科:政治学、外交学、社会学◎专业方向: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对应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史、中国对外关系史◎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就业单位代表:研究所、新闻行业、政府部门、学校(10)社会学类(社会学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进行社会规划和管理。例如:青少年犯罪问题、农村人口迁移问题、经济制度问题、生物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等◎主干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女性学、社会工学。相关学科:心理学、民族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统计学、历史学、伦理学◎专业方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女性学、社会工学、民俗学、犯罪学、老年学◎对应课程: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史、宗教社会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国家机关、教学科研单位、传媒公司、出版公司、咨询公司(11)社会学类(人类学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例如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解释种族间的自然差异◎主干学科: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对应课程:人类学概论、考古学导论◎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博物馆、民俗研究机构、考古所、新闻行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2)历史学类(考古学专业)◎所属学科:历史学◎研究范围: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主干学科:人类学、考古学◎专业方向: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田野考古、水下考古、科技考古等◎对应课程: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考古学概论、史学概论、历史文选◎推荐院校: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博物馆、考古所、研究院、文物局(13)历史学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所属学科:历史学◎研究范围:研究文物管理、博物馆陈列设计、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文物鉴赏◎主干学科:历史学、艺术学、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对应课程:考古学概论、中国通史、中国科技史、中国古建筑、文物学概论◎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博物馆、文物局、考古所、出版社、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海关、拍卖公司等(14)历史学类(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所属学科:历史学◎研究范围: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物损坏机理和文物保护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文物保护理念。◎主干学科:历史学、文物学、考古学。相关学科: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专业方向:有机质文物保护、无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中国古代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文物学概论。以及基础化学类,文物保护修复类课程及实验◎推荐院校: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博物馆、文物局、考古所、新闻出版、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海关等★补充说明:尽管很多学校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仅要求选历史,但这个专业本身作为文理交叉、理工渗透的专业,需要学习高数、物理、化学、材料类课程,是历史学中的理工科。如果没有理化基础,将很难在该专业继续深造(15)民族学类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主要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例如濒危民族语言保护研究,少数民族部落管理◎主干学科:人类学、民族学。相关学科: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专业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应用民族学、民族学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对应课程:人类学史、中国民族史、历史人类学、人类学概论、考古学概论、宗教与文化◎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博物馆、民俗研究机构、新闻出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6)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所属学科:法学◎研究范围: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与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专业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对应课程: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就业单位代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科研单位、新闻出版、中小学(17)艺术学理论类◎所属学科:艺术学◎研究范围:以历史的方法研究艺术,从艺术现象中探寻规律,探讨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总结各历史时期艺术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商业发展与北宋艺术的通俗化。◎主干学科:美学、历史学、文学、哲学◎对应课程:世界通史、中国艺术史专题、中国艺术批评史、西方艺术史、艺术哲学◎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就业单位代表:博物院、美术馆、画廊、传媒公司、出版社(18)教育学类(艺术教育专业)◎所属学科:教育学◎研究范围:对从事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师和社会工作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对应课程: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艺术作品鉴赏、文学作品鉴赏◎推荐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就业单位代表:中小学、艺术研究单位、文化单位、艺术学校等★补充说明:音乐与舞蹈学类(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类(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美术学类专业也需要学习艺术史类课程。(19)建筑类(城乡规划)◎所属学科:工学◎研究范围:研究城市与乡村空间的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主干学科:建筑学。相关学科: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对应课程:城市规划设计、中外城市规划史。本专业课程几乎不直接涉及历史学习,但做好规划工作必须以多重视角,综合分析,其中城市或区域的历史是必须的参考要素◎推荐院校: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就业单位代表:规划设计院、房地产企业、规划开发咨询机构★补充说明:不少学校的城乡规划专业需要选考物理或地理,报考前需要具体院校具体查询(六)高中地理学科选科指南1.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以《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地理学科课程内容调整说明》为依据)(1)地理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地理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4)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5)选择性必修3环境保护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说明: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全新的模块,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用《环境保护》模块代替。《环境保护》模块内容参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的通知”(苏教教科[2009]2号)的相关部分。2.地理学科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味和精神境界。3.地理学科适合类型选科时应当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慎重选择。选修地理这门学科,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对地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内容要扎实,具备较好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区域地理知识、区域地图的储备。三是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高二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与深化,其学习难度明显增大。尤其是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内容综合性强,思维逻辑性强,对科学素养、数理思维、空间思维要求高。能否学好《自然地理基础》这个模块内容,是决定是否选修地理的重要依据。四是选修地理能否体现出自身的学科优势。地理是按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等级分取决于排名。只有排名靠前,学科才有优势。五是选修地理能否促进将来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要考虑自身的专业倾向、职业倾向等实际因素,为未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不要浪费宝贵的高中学习时光。4.地理学科适合专业及职业方向以《2021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为参考,地理这门学科适合选择的专业方向有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大气科学、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海洋科学、海洋油气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风景园林、森林保护等。地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如下一些工作:工程测量人员: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建筑、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教师:中学地理教师、大学教师。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局、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等。

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二学生改选科目补偿性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了确保学生新高考背景下选修科目更加科学合理,对要求改选科目的学生进行补偿性教学,特指定本方案保障学生在改选后顺利的跟上原有学习进度和不影响改选后的效果,让学生改选后无后顾之忧。二、基本原则:1.单独设班、一班一师。所有再选科目的学生都要进行补偿性教学,学校根据学生现有科目基础进行分层补偿性教学,根据再选学生人数单独成立班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科均由一位科目骨干老师负责,到2020年9月份,能跟得上原科目选修班的学生可以安排进入原科目选修班,一起同步进入高三学习;而基础相对薄弱,达不到原科目选修班学习水平的学生则继续分层教学。2.保证课时、精准教学。因为改选的学生大部分原先科目基础就比较薄弱,再加上一个学期没有接触选修本科目,所以要保证上课的课时,建议每周课时不低于7课时(一般7-9课时),这是根据三本选修课时数制定的。学校统计好改选科目的学生人数后即可组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高二选修模块知识的难易程度等特点,建议各备课组长将再选科目为期刊周的必修知识复习后,再按照未学内容顺序开展教学。并统计出未学内容相应的课时总数,算出这部分学生所有的新课教学结束至少需要的时间,并尽可能在7月底8月初结束新课。本着对改选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的原则,配备的教师是有过选修教学经验的选修科目老师任教,若没有这样的老师配备,则所配任教老师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认真熟做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对每个题型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每本书的考点重点,确保教学的精准性,上好用好每一节课,练好讲好每一份练习,落实落细到每一个学生。3.注重基础、缓步推进。对于改选学生的教学,应注重基础,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善于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和网络,加深学生的长效记忆。学生的学习是个慢慢理解消化的过程,题目的难度要缓步推进,不要一次性拔高,让学生丧失信心。4.关爱学生、善于激励。不管学生出于何种目的再次改选科目,每一个学生都想高考取得好成绩。学生害怕因为长时间不接触本科目,基础薄弱而受冷落、歧视,对外界极敏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爱即是教育,任课教师更要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用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用耐心期待他们的转化。要善于激励,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鼓励他们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迈向高考,避免这批学生再次产生犹豫不定,左右摇摆的情况。三、补偿性科目教学安排:1、物理科目教学内容课时授课人授课时间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王加元开学第一周星期一晚自习第一节课库仑定律1王加元电场强度2王加元星期二晚自习第一节课电势能和电势1王加元星期三晚自习电势差2王加元星期四晚自习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1王加元星期五晚自习静电现象的应用1王加元星期六下午第一节课电容器的电容1王加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王加元星期天晚自习两节电源与电流1丁树兵开学第二周星期一晚自习第一节课电动势1丁树兵欧姆定律2丁树兵星期二晚自习第一节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丁树兵星期三晚自习焦耳定律1丁树兵星期四晚自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丁树兵星期五晚自习多用电表的原理1丁树兵星期六下午第一节课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丁树兵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丁树兵星期天晚自习两节简单的逻辑电路1丁树兵磁现象和磁场1缪澄媛开学第三周星期一晚自习第一节课磁感应强度1缪澄媛几种常见的磁场1缪澄媛星期二晚自习第一节课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2缪澄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2缪澄媛星期三晚自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缪澄媛星期四晚自习划时代的发现1缪澄媛星期五晚自习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缪澄媛楞次定律2缪澄媛星期六下午第一节课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缪澄媛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1缪澄媛星期天晚自习两节互感和自感1缪澄媛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1缪澄媛交变电流1王加元开学第四周星期一晚自习第一节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王加元星期二晚自习第一节课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王加元星期三晚自习变压器2王加元星期四晚自习电能的输送1王加元星期五晚自习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王加元星期六下午第一节课传感器的应用1王加元星期天晚自习两节合计552、高二化学科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教学课时安排建议(约46课时)专题单元名称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授课老师授课时间专题一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1韩德勇开学第一周周一晚自习专题二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10种官能团)3韩德勇周二晚自习专题三第一单元:脂肪烃甲烷烷烃1韩德勇周三晚自习乙烯烯烃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韩德勇周四晚自习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习题讲评1韩德勇周五晚自习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1第二单元: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3韩德勇周六下午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专题四第一单元:卤代烃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卤代烃的性质2韩德勇周日晚自习习题评讲2韩德勇开学第二周周一晚自习第二单元:醇酚醇的性质和应用酚的性质和应用基团间的相互影响4韩德勇周二晚自习习题评讲2韩德勇周三晚自习第三单元:醛羧酸醛的性质和应用羧酸的性质和应用3韩德勇周四晚自习习题评讲2韩德勇周五晚自习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3韩德勇周六下午有机合成10韩德勇周日晚自习、第三周专题五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糖类、油脂3韩德勇开学第四周周一晚自习习题评讲韩德勇周二晚自习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氨基酸、蛋白质,了解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功能2韩德勇周三晚自习习题评讲韩德勇周四晚自习教学建议:(1)要注重知识内容前后结合,强调内在规律专题1是整体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历程、社会功用、研究方法的一个专题,主要是让学生对有机化学产生全局性的认识,感受该学科重要的社会价值,以引起学习的兴趣;专题2介绍学习有机化学的一些知识基础,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的识别贯穿在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专题3、4、5是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介绍,涉及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可以看出,前两个专题是学习后三个专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知识的前后呼应,加强理论知识对各类有机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初步理解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例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是化学学科的一条重要原理,学生在必修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在进行《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时,仍应将这一原理融合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这就需要结合前两个专题的知识。(2)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立体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这方面知识涉及较多。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如果准确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学习此模块之前学生未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形象直观手段,如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机分子结构等。(3)要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习兴趣生活中有许多熟悉的物质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如石油液化气、天然气,塑料、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人造血管、液晶等有机功能材料,玫瑰花香气中的烯烃、丁香油中的酚等自然界常见物质。这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来源和合成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用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组织教学,还可以创设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的情境,进而展开实验探究,增进学生探究问题的愿望。(4)要重视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探究学习主要是实验探究,由于有机化学基础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特别容易将富含探究要素的变化,演变为验证性实验,尽管也能帮助学生形成鲜明而具体的直观形象,但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背道而驰。课程标准提供了较多的可供实验探究的活动建议,如“乙醇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含酚废水的处理”、“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检验”、“蛋白质的检验”等。有机化学知识与实际结合很紧,设计探究活动时要重视与学生生活情境相结合,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性和探究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2.《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课时安排建议(约26课时)专题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建议课时授课老师授课时间专题一提示物质结构的奥秘1.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2.知道波谱、晶体X射线衍射等是测定分子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3.掌握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1韩德勇第五周晚自习时间专题二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2韩德勇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3.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4韩德勇专题三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2韩德勇第六周晚自习时间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2.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2韩德勇第二单元:共价键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2韩德勇第三单元原子晶体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韩德勇第七周晚自习时间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1.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4.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2韩德勇专题四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杂化轨道;2.分子空间构型确定方法—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3.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会影响物质的性质。4韩德勇第八周晚自习时间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3韩德勇专题复习2韩德勇教学建议(1)明确模块设置目的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中设置“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是针对那些对于化学特别感兴趣、具有较好理科学习基础、将来准备报考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旨在帮助他们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注教学内容衔接如何在初中化学与高中必修化学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理论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化学学科的发展,进一步认识最基本、最核心的物质结构理论,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与现代化学以至现代科学相适应的微观物质研究的科学思想,为学生未来在化学学科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是该模块教学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学生通过初中化学与高中必修化学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原子的微观结构,结合有关的实验事实和数据认识了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化学键的涵义等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课程模块要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3)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知识的逻辑性较强,理论抽象程度比较高,在教学时根据其内容特点应采用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在呈现方式上要重视直观模型的运用,增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和微观角度的核心是理解微粒作用观,微粒作用观可以统领化学学习,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微观认识,并能够指导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解和研究。因此,在教学时,应以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为主线。首先以原子为微粒的第一水平,讨论原子内部的结构特征;然后以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内容为第二水平,重点讨论化学键等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专门讨论物质的聚集,以微粒的种类、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种类以及微粒的聚集程度为这部分内容的线索。要注意将概念与实例相联系,采用宏观现象和事实、微观模型和描述、化学符号表征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抽象概念的学习难度。(4)有效选择评价策略《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重在突出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核心概念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其知识的学科性和逻辑性较强,适宜采用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法。纸笔测验要努力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境,加强试题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了探查学生对微观知识领域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可以采用概念图技术。例如对于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以及物质的聚集形式(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这些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逻辑联系,就可以让学生来画概念图,以此来检测学生对微观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这部分内容较抽象,所以在测评时还要注意和实际相结合,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自己记录在探究过程中的进步和体会,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和面谈对学生做出评价,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3、高二生物科目教学计划表教学内容课时授课人授课时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杨小红开学后第一周、第二周晚自习时间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杨小红通过激素的调节2杨小红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杨小红免疫调节1杨小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郑霞第三周、第四周晚自习时间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郑霞其他植物激素1郑霞种群的特征1郑霞种群数量的变化2郑霞群落的结构1郑霞群落的演替1郑霞生态系统的结构1李英第五周、第六周晚自习时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李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李英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李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李英生态环境的保护1李英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2杨小红第七周晚自习时间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3杨小红基因工程的应用1杨小红蛋白质工程的崛起1杨小红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郑霞第八周晚自习时间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郑霞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2李英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2李英合计39江阴市成化高中教务处2020年2月

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018级学生新高考选科评估指导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落实《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选科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强化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全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深化统一高考综合改革,科学选拔各类人才,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保障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为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学生成长指导和高考选科指导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此评估指导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具有江苏特点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形成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考核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根据“两依据、一参考”的招录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通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高考改革新政最突出的点之一是增强了“选择性”,学校将通过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生涯规划等方式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建议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选择:1、个人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科2、自身学科特长:参考自身学科水平综合数据,客观认识学科优势和弱点3、未来职业倾向:参考高校专业对学科的要求,以及高校专业学科要求的覆盖面等;4、学科选科设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的选科类型。三、选科组合学校拟开设选科组合及外语、体艺、传媒等可选情况序号组合名称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备注1物理、化学、生物2物理、化学、地理英语□、日语□3物理、化学、政治4物理、生物、地理英语□、日语□5物理、生物、政治英语□、日语□、体育□6物理、地理、政治7历史、化学、生物8历史、化学、地理9历史、化学、政治10历史、生物、地理11历史、生物、政治12历史、地理、政治美术□☆传媒类任何选科均可。四、操作流程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组长:周建明副组长:汪和君、卞维刚、张龙伍组员:徐文忠、戴广波、陈伟、徐少春、陈红霞、钱丽敏2、研究和宣传文件,吃透上级精神。组织全校行政、教师深入研究学习《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选科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聚焦新高考方案核心内容、招生录取关键环节、选科学习与生涯规划指导等,深刻领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文件精神。3、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学校在每一届新高二分科分班工作前,必须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专项培训,确保每一位教师熟悉掌握、每位学生及家长更多了解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和选科的具体要求。同时,学校编印和分发《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选科指南》,确保学生人手一册。4、科学制定选科评估方案。学校在宣传、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要对选科工作全面开展调研。原则上,学校提供全部12种组合供学生选择。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学生、家长、教师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本校的师资水平与办学条件,精准把握选科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学生初选情况,结合高校专业招生情况,理性确定本校开设科目组合种类及规模。学校确保开设的科目组合满足学生选科需要,体现学校优势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校教育健康生态。5、正确引导学生选科。广泛开展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和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能力。学校保障学生的选择权利,不根据选科人数多寡限制学生选科,不代替学生选科,积极开展走班教学的探索,保障每一位学生的选科需求。正确引导学生选科,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结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慎重选择,自主、理性确定选考科目。6、操作程序和时间节点。高一第二学期末结束前(6月底)模拟选科分班,高二第一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结束后(1月中旬)正式选科分班。高二春学期开学前一周把各项工作宣传落实到位并认真排查好改选名单和改选科目。改选学生名单及科目定下来后,马上确定编班、分班或走班,然后所有改选学生各学科准备补偿性教学工作计划、内容、课时等安排。开学后所有学生到位后正式开课。五、师资水平和科目特色1.物理学科:本校有专任物理教师11人,专任物理实验员1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教育硕士3人,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人,江阴市教学能手1人。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首选学科,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实验,注重探究,讲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物理学科适合于今后从事理工农医类等学生的选择。2.化学学科:本校有化学专任教师9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硕士研究生6人,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人,江阴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教学新秀3人。当今社会,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在资源、材料、健康、环境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科生和理科生进入大一都要学习化学。化学的专业适用范围广,与其他学科结合也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专业如医学、药学、材料、食品质量与安全、能源工程、生物技术、海洋科学、动物科学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3.生物学科:本校有生物专任教师8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教育硕士3人,江阴市教学能手2人。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系统地阐述与自然生命特性有关课题的科学,需要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维以及理性的探究。在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均有不错的就业前景。4.历史学科:本校有历史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硕士研究生9人,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教学新秀1人。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里面的首选学科,历史学科重视探寻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强调论从史出,注重家国情怀。新高考下选择历史学科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哲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社会学类、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类、艺术学等。5.政治学科:本校有政治专任教师7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3人,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人,江阴市教学新秀1人。政治学科与经济金融类、国际政治类、社会管理类专业有一定联系。对未来的就业也有较大帮助,如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类都会与政治学科密切相关。6.地理学科:本校有地理专任教师7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5人,江阴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教学新秀2人,江阴市教科研新秀1人,江阴市德育新秀1人。作为一门偏理工科的综合学科,地理学科特别重视综合性思维的培养,其研究范围及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选专业主要有:地理科学类、资源管理类、城乡规划类、地理教育类、地质勘探类、旅游类等。六、教学安排科目学科课时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4-5课时/周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3-4课时/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时间来进行补偿性上课,具体的日程详见补偿性日课程安排。配备相应学科的、衔接的骨干教师进行教学。七、保障机制1、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首的选科分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具体工作小组。年级组长作为各方总协调人。稳步推进,协同发展。2、教师配置:根据学生选科,学科教师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富余或结构不足。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双向选聘,确定教师的配备。根据十个班的学生所选组合,保证语文教师6人、数学教师7人、英语教师5人、日语教师1人;物理5个班级,保证教师3人;化学1个班级,保证教师1人;生物5个班级,保证教师3人;历史5个班级,保证教师3人;政治5个班级,保证教师3人;地理9个班级,保证教师3人。由于教师配置比例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学科会出现超课时现象。3、教学内容:六门选修学科备课组长提前规划选科调整学生的教学内容,明确未学内容的多少总课时数,确定未学内容教学的补偿性教学时间安排。保证一到两个专任教师教学。4、教室保障:学生总数共488人,分十个班行政班,共13只教室,可以满足学生选科或选科走班需求。八、监督电话省教育厅:025-83335604市教育局:0510-86862303九、必读文件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教育部;3、《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苏招委[2019]1号;4、《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招委[2019]2号;5、《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招委[2019]3号;6、《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选科工作的通知》苏教基函[2019]18号;7、《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苏教基〔2018〕19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9、《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发〔2019〕31号);10、《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另附: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18级)选科志愿填报2019年4月23日,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江苏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定为“3+1+2”,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采用全国卷。“1”是指考生从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门。在分值设置上,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根据这一考试方案,根据学生选科意向和我校的具体情况,学校决定在2018级中开设以下12类选科组合:物理和历史不得兼报,艺术(美术、音乐)、传媒、体育、日语等包含在12类组合中,详见下表。说明:本填报须知一式两份,一份由填表人保存,一份由学校留存(保存两年)高一年级(2018级)选科志愿正表班级________姓名学籍号(请您在所选的志愿中打勾,外语语种及体艺美的选择也在备注方框中打勾,并确认填写选考和再选科目后家长、学生签字上交,再由班主任、年级组长审核签字存档)序号组合名称志愿备注1物理、化学、生物2物理、化学、地理英语£、日语□3物理、化学、政治4物理、生物、地理英语£、日语□5物理、生物、政治英语£、日语□、体育□6物理、地理、政治7历史、化学、生物8历史、化学、地理9历史、化学、政治10历史、生物、地理11历史、生物、政治12历史、地理、政治美术□本人已熟知学校选科指导方案,经慎重思考,确定选考科目为______,再选科目为_______和________学生签名__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__学校审核签字__________2020年___月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