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红色记忆,强国防意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把课堂搬出校园,让课堂行走在路上,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在活动体验中增强自身的能力素养。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安排,11月23日,我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了“追寻红色记忆,增强国防意识”研学活动,具体安排为参观天华博物馆,铭记光辉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游览海澜飞马水城,品味中西文化碰撞,赋能家乡焕新发展;开展华宏国防户外拓展训练,在国防教育中明志,于户外拓展里健体。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让每一位同学在个性化体验中,用眼观察家乡变化,用心感受家乡历史,用行传承家乡文化。
刚进天华国防教育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感便裹挟着崇高的变迁感席卷而来,让人仿佛徜徉于时代的洪流之中,不断溯源而上。无论是形态各异的徽章还是大小不同的领袖雕像,又或是长征建模、奥运之光,这些物品是古史与新潮的相遇,是古老与青春的携手,是经典与流行的碰撞。同学们不禁为时代的变迁感叹,为先烈的精神感动,为健儿的风采自豪!
行走在“飞马水城”,同学们惊诧于它欧式的气派建筑与中华传统建筑的完美融合,又折服于威风凛凛的“马身狮首”雕塑和马术训练馆中驯马师们的飒爽英姿;徜徉在“海澜艺术博物馆”,成化学子感受了笔墨的渲染力、雕塑的表现力以及抽象作品的思想引领力。一副“万里长卷”,既描绘了长江从发源地的原始景象到入海的现代繁荣,又彰显了“海澜人”从一穷二白到规模宏大的艰苦历程,更启示全体同学要实现人生远大理想,必须抱有滚滚长江奔腾不息般的奋斗精神。
华宏拓展基地,同学们主要以班级为团体,用各种颜色的气球制作龙,然后进行舞龙会演。随后,同学们又亲手包馄饨,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舞龙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馄饨让同学们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天的拓展训练,累并快乐着,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记录目之所及,书写意之所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到了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去,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以革命人的精神为标杆,坚持继承红色基因,树立报国理想,才是我们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要之路。”高一(4)班徐羽维同学如是说。
课堂上,同学们在阅读里习得知识;研学中,同学们在实践中寻得自我。希望每一位成化学子,用脚丈量家乡这方热土时,更能用心增强国防意识,传承红色基因,肩担责任,背负担当,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人生的每段征程上激昂青春之志,奉献青春之力,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